真可惜,《浪姐》里的她,要被骂出圈了

日期:2025-04-03 10:19:43 / 人气:5

"01.
《乘风2025》中的姐姐,要么贡献才艺,要么贡献话题度。
显然,琼女郎陈德容属于后者。
近期,她和队员吵架的视频上了热搜。
原来,陈德容并不擅长跳舞,为了让她跟上进度,整个团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:
其一是放慢教学进度,从原计划的一天教十六个八拍变成教两个。
其二是改掉一些较难的动作,让陈德容慢慢跟上。
但陈德容依旧不行,要么动作记不住,要么动作没有到位。
团队里的成员王蓉急了,提出解决方法,先整体过一遍,再帮陈德容抠动作,还说明了眼下的困境:
“如果我们只在一个动作上,一直为了找你这个感觉,那我们效率就没有了。”
陈德容瞬间不乐意了,觉得自己被冒犯到,自己虽然慢,但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。
王蓉瞬间就哑火了,也不想再争辩。
后期,陈德容更是吐槽王蓉“太自我了”,还认为王蓉“像个机器人”。
讲真,蝉主认为王蓉是给足陈德容体面了。
但陈德容依旧在喋喋不休,讲自己的情绪和感受,丝毫不提任何解决方法。
跳舞时整个人萎靡不振,和王蓉吵架倒是中气十足。
事后,陈德容一路划水,被骂出圈,热度居高不下。
而唱功和跳舞都非常出色的王蓉,竟然被淘汰了。
有人说这是节目的剧本,毕竟有冲突,才有看点,有看点,才有流量。
但蝉主却觉得未必是剧本,陈德容的翻车,早就有迹可循。
上一次被骂上热搜,是因为陈德容曾在采访中表示“演妈妈是奇耻大辱”,让观众十分不满,觉得陈德容太傲气,目中无人。
原话是这样的:
“我也不会想演人家妈,如果说我保养得这么好,再要我演一个大孩子的妈,死都不会接就对了,我觉得对我是奇耻大辱”。
事后,陈德容虽然解释是回答记者问题时,自己为了活跃气氛而说的话。
但观众并不买账,对陈德容的迷之自信产生了极度的反感。
在综艺节目《我就是演员》,陈德容也有类似的操作。
她挑战《少年天子》中“孝庄”的角色,和张檬搭戏。
当张檬提出要多做点训练时,陈德容的反应是“我们不用,我们老演员了”。
结果,表演一塌糊涂。
于正点
评道:“虽然你们演得很卖力,却无法让我感动。孝庄是一个太后,喜怒不形于色,不会当着外面的奴才这么咆哮,应该处理得淡然一点。”
但陈德容明显不服气,她回怼道:“她是侄女,我是姑姑,在那个屋子里我们三个是一家人......”
言下之意是她根据角色的设定来演的,完全没有错。
于正继续解释道:“潘虹那时候的表演就非常行云流水,波澜不惊,没有那么多情绪。”
陈德容仍然为自己辩解:“每一个演员的演法都不同,我演过的戏换成别人来演,也会不一样,也不尽然就是你说的这样。”
对于导师们的批评,她压根听不进去,而是固步自封,硬凹“坚强”、“强大”的姿态,仿佛接受他人的建议,就有强烈的羞耻感那样。
听不进别人建议的人,往往自我价值感低,攻击性强,总觉得别人都是坏人,对自己不利。
陈德容的屡次翻车,其实不是傲慢,而是自卑,又自我膨胀,极其注重面子。
南怀瑾先生曾说道:
“傲慢的人,他根本就是自卑,不自卑的人不会傲慢,因为自卑的人晓得自己没有什么,又深怕你看我不起,故而傲慢。”
她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考虑的不是自己能否获得进步,对未来的发展好不好,而是把个人的面子、权威放在第一位。
当有人想要质疑她的时候,她就会恼羞成怒,觉得自己的队长权威缺失,甚至还破罐子破摔要“让出队长之位”。
所以,陈德容才屡次三番提出自己想要“安全感”,其本质是对自己无价值感的焦虑。
02.
陈德容这种既自卑又自傲的拧巴感从何而来
看她的成长履历就知道了。
从小,陈德容就是被偏爱着长大的女孩。
她有着盛世容颜,琼瑶为她量身定做角色,可以等她三年成年后再拍剧。
邵氏为了签下她,给她在香港安排好了教育、衣食住行等。
一出道,她就和很多大牌明星合作,诸如王晶、周星驰、林青霞、李嘉欣等。
虽然演技一般,但美貌掩盖了陈德容演技上的硬伤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骨相一般的陈德容,脸上胶原蛋白流失严重,憔悴感明显,有一种“苦相”。
针对这个,网络上还有一个热门话题:
有没有哪个女明星刚出道很美,但很快就长老长残了的?
陈德容榜上有名,很多人都评论她美则美矣,花期太短。
娱乐圈百花齐放,最不缺的就是层出不穷的美女。
当遇到年龄危机,陈德容也尝试过转型,甚至还做了电影制作人,拍摄了《山中森林》,但都扑腾不起一丁点儿浪花。
为何她的作品会翻不起一点浪花,从她在浪姐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:
敷衍的态度、划水的姿态、困在琼瑶剧里不愿醒来的情怀、以及只讲情绪不讲方法的幼稚做派、跳个舞还要别人哄着的耍大牌……
虽然她从来没有说过自己要息影、退出娱乐圈等,而且持续有产出作品,但观众的印象却是娱乐圈“查无此人”。
好不容易有个热搜,都是清一色骂她“耍大牌”的。
搞笑的是,在《浪姐2025》中,陈德容也是被偏爱的一员。
在唱《免我蹉跎苦》的时候,节目组为了尊重她,分给她的是开头第一句,给她的镜头也很多,甚至帮她掩盖了很多缺陷,现场忘词居然也能修好!
特权培养傲慢,傲慢加剧不公。
这种不公,加剧了观众对陈德容的讨厌,认为她娇气,事多,处处要麻烦、连累他人。
在陈德容身上,我们可以看到,被他人偏爱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,偏爱相当于捧杀,这是毁掉一个人最隐秘的方法。
它如糖衣炮弹般让人沉溺其中,容易使人被赞美冲昏了头脑,导致止步不前,最后摔了一个大跟斗。
03
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,是另外两位比陈德容年纪大的邓萃雯和叶童。
当陈德容在采访时抱怨“怎么会那么忙”的时候,邓萃雯自信满满地宣称:“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下去的,只要留住命。”
0唱跳基础的她,一天就能跟上大家的节奏,肯吃苦的样子让队员们都十分感动。
她甚至还向之前上过《浪姐》的前辈蔡少芬、张柏芝等人取经。
62岁还拥抱新事物的叶童也让人心生敬意。
在练习歌唱时,老师提出休息时,她多次表示可以“再来一次”。
练舞的时候,一遍不行就多次重复,虽然肢体不协调带着僵硬感,但是动作到位有力量,一点不像已经62岁了,可以说有“女团”那味儿了。
相比陈德容的暮气沉沉,情怀滤镜碎了一地,这两位姐姐展示出了不竭的生命力,精神焕发,个人气场非常强大,改变了观众对变老的认知。
翻翻这两位姐姐的履历,会发现她们把一手烂牌打出了王炸的气势。
叶童出生普通,父母重男轻女,离婚后对孩子不管不顾。
从小寄居在亲戚家的叶童,看透了人性的阴暗面。
为了养活自己,她很早就学会了独立,甚至还主动应聘当模特。
而邓萃雯从小被父母抛弃,爹不疼娘不爱,只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拉扯着长大。
爷爷奶奶对邓萃雯很严苛,动辄打骂,让邓萃雯苦不堪言。
出名后,邓萃雯更是“被小三”后,遭遇长时间
的封杀。
这些起起伏伏的经历,都不足以扼杀掉她们的生命力。
奋斗拼搏的姿态最好看,那是一种生命力的好看,无关年龄,有着自然的生机。
而陈德容的生命力,好像在琼瑶时代便已全部耗尽,如今显现的只有不肯吃苦的疲态。
不管怎么说,《浪姐》里面的唱跳,只有团队每一个成员都协作好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。
当某位成员想要摆烂偷懒时,影响的不仅是个人,甚至还会连累别人被淘汰。
所以,《浪姐》不是一个可以躺平的节目,它的选人标准非常严格,很多女明星挤破了头都想来露一露脸。
但很可惜,陈德容没有抓住这次机会,在万众瞩目的时光中里选择了躺平,不去寻求自我的价值。
这,无疑是最差的复出策略。
毕竟,只靠情怀赚钱,吃下去的终究要吐出来的。"

作者:新航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新航娱乐 版权所有